翔泰學校Tai School

企業管理  (6) 投資理財  (8) 直播課程  (4) 品味生活  (6) 實體課程  (9) Tai 分享 (1)  Tai 知識 (8)    

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

賽博城市-數位城市崛起


▊賽博城市

-

你知道「賽博城市(Cyber City)」是什麼嗎?

不是只有電影裡的高科技場景,它其實已經漸漸滲透我們的生活。

-

賽博城市 = 數據驅動+科技治理的超現代城市

從 AI 交通控管到人臉辨識進出,從雲端報站到智慧監控,每個角落都在升級,也在記錄你。

-

台灣已經在這些地方悄悄發展:

台北捷運測試「臉部辨識」感應進站 🚇

桃園導入 AI 調控紅綠燈號誌,自動計算人車流量 🚦

新北市安裝 3萬支攝影機,用 AI 偵測異常行為 🧠

高雄亞洲新灣區建置 5G 智慧燈桿,兼具照明、監視、空污監測 📡

-

方便之外,也有隱憂:

你的行為資料去哪了?你能選擇不被收集嗎?

在「效率」與「隱私」之間,城市正在重新定義我們的生活邊界。

-

賽博城市不是未來,是現在進行式。

但你會願意生活在一個 AI 無所不在的城市嗎?

-

了解更多:
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
-
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
 

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

自我揭露效應

 

▊自我揭露效應

你也曾因為一段真心話,而對一個陌生人產生好感嗎?

有時候,我們會在網路上滑到一則貼文,看見一個平常搞笑的創作者突然分享自己憂鬱症的經歷。
語氣平靜、沒有過度渲染,但你卻在心裡悄悄留下了一句:「我懂你」,甚至從那一刻開始,默默追蹤了他。

這,就是心理學裡的自我揭露效應。

-

什麼是自我揭露效應?

心理學家發現,當一個人願意打開內心、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想法,接收訊息的對象會更容易產生親密感、信任感與「我跟你好像」的連結。

這不只適用在戀人之間,也適用在友情、職場,甚至是網路上的陌生人。

而那種連結,往往不是因為你有多成功,而是因為你敢說「我也是會難過的」。

-

為什麼我們會被這樣的分享打動?

因為在資訊爆炸、形象經營過度的時代,脆弱與真實變成了一種稀有資源。
你可以用濾鏡美化照片,但你無法假裝那些情緒是真的。

我們追蹤的,可能不是一個帳號,而是某段我們也曾經歷的故事。

-

但自我揭露也不是越多越好:

・真誠,不等於無界限的暴露
・分享,不等於情緒勒索
・說話,是一種邀請,不是強迫理解

好的自我揭露,是溫柔的、適度的,也願意承擔那份說出口之後的回應與沈默。

-

你曾因為誰的一段真誠分享而願意更靠近他嗎?
還是你也曾說出過不容易說出口的那句話?

-

了解更多:
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
-
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
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

甜蜜商機-甜甜圈市場崛起



 ▊甜蜜商機


不知道最近滑IG、Threads的你有沒有發現:怎麼大家都在排隊買甜甜圈啦!

日本來的、藝人開的、主打爆餡或是生甜甜圈這樣的頭銜,有人凌晨開始排隊,也有高價黃牛代買再到Google評論戰甚至是社群超級大洗版......

甜甜圈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了呢?我們一起看下去。

-

甜甜圈為甚麼紅?


1.獨特外觀/口味:從「爆漿內餡」到「軟彈生甜甜圈」,每一款幾乎都是為了鏡頭設計,超適合打卡、拍開箱。這些口味帶有濃厚異國感,也讓甜甜圈瞬間從庶民小吃升級為精品點心。


2.社群傳播力強:甜甜圈成了最新一波的「我也搶到」標誌,不只是吃,更是一種「參與風潮」的儀式。網友自發拍片、寫文、分享心得,變成一場UGC(用戶自產內容)的擴散行銷。


3.品牌獨有故事:像是來自日本、在東京爆紅的「I AM DONUT?」,或是藝人投資、明星站台的「GOO DONUT」,都有明確的話題性與身分記憶點,加強了「我吃的不是甜甜圈,是這個品牌的感覺」這種連結感。

-

甜甜圈的排隊熱潮有怎麼樣的隱慮?

甜點市場瞬息萬變,你還記得2019年爆紅的「蛋塔工廠」嗎?當時也是從社群燒起,每日限量、大排長龍,但風潮過去後迅速退場。

甜甜圈雖然好吃,但畢竟不是日常主食,也容易落入「打卡一次就膩」的命運。

而過度依賴排隊、限量與網紅行銷,一旦失去話題,很難讓消費者回流購買。

-

市場最終留下的甜甜圈,不會是最甜的那顆,而是能把甜味變成市場的那家。

-

能怎麼做,讓甜甜圈不只是排隊的回憶,而是成為長期存在的選項?

品牌若真想從話題走向穩定經營,不能只靠限量與拍照好看。穩定品質、推出具延續性的常態品項,甚至結合節慶、聯名或多點展店,才有機會培養真正的品牌忠誠。

-

你們有買到 I AM DONUT?嗎~拜託分我一顆T_T

保證只吃一口、、、

-

了解更多:
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
-
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

甜檸檬心理

▊ 甜檸檬心理 
-
「甜檸檬心理」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,意思是當人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或遭遇失敗、損失時,會主動調整自己的想法,將原本的「壞事」重新解釋為「好事」,好像把酸澀的檸檬變成甜的,來安慰自己、減輕痛苦。
-
這種心理和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」的「酸葡萄心理」相對,酸葡萄是貶低得不到的東西,甜檸檬則是美化已經得到但不理想的東西。例如有人沒能出國留學,可能會說:「其實在國內讀書比較省錢又能陪家人,這樣也很好。」即使內心一開始有遺憾,這樣的想法能幫助他調適情緒。
-
甜檸檬心理在生活中很常見,適度使用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,不會讓人一直陷在負面情緒裡。但如果過度使用,可能會讓人逃避現實、缺乏改善現況的動力,因此要在自我安慰與面對事實之間取得平衡。
-
了解更多: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-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 

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

平替

▊ 平替 
-
「平替」是「平價替代品」的簡稱,意思是用價格較低但功能或外觀相似的商品,來取代原本較昂貴的選項。這個詞常見於美妝、時尚和生活用品領域,例如用開架化妝品取代專櫃品牌、或用平價服飾取代精品。
-
平替的興起與消費者追求高CP值(性價比)有關,尤其在社群媒體上,有不少部落客或KOL會推薦自己愛用的平替商品,讓消費者能以較低成本享受類似效果。這不僅是一種節省開支的方式,也反映出現代人更靈活、多元的消費觀念。
-
不過,平替商品雖然價格較低,有時在品質、耐用度或細節設計上仍可能與原品有差距。此外,過度追求平替也可能助長過度消費與浪費,因此在選購時仍需注意是否真正符合需求與品質標準。
-
了解更多: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-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 

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

《12夜》

▊ 《12夜》 
-
《12夜》是一部於2013年上映的台灣紀錄片,由導演阮若缺拍攝,聚焦於公立動物收容所中流浪狗的命運。片名象徵流浪動物自進入收容所起若在12天內無人領養便會被安樂死的制度。影片以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呈現狗狗從恐懼、期待到絕望的過程,讓觀眾直面生命的脆弱與制度的殘酷,引發全台動保意識大幅提升。
-
正面來看,《12夜》成功喚起社會對流浪動物議題的重視,促使許多民眾開始支持「領養代替購買」的理念,並投入志工與捐助行列。更重要的是,該片間接推動政策改變,2017年起台灣全面禁止收容所實施安樂死,改善動物福利制度,也提高了政府與民間對流浪動物議題的對話空間。
-
然而,《12夜》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。首先,過於強烈的情感訴求讓部分觀眾將情緒轉向指責第一線收容所人員,忽略了他們在資源有限、制度不健全下的困境與壓力。其次,影片集中於展示動物的悲慘處境,卻較少說明導致流浪動物問題的結構性原因,例如飼主棄養、繁殖管理不足、資源分配不均等,容易讓人誤以為問題出在收容機構本身。此外,一時的輿論壓力雖能激起關注,卻可能造成情緒性政策出台,反而忽略了長期、可持續的動保策略發展。
-
了解更多: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-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 

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

強迫型人格-別讓完美綁架你



▊強迫型人格


你是否也會這樣呢?

*一份報告改了10次還是不滿意

*行程沒照計畫走就感到焦躁不安

*重複檢查、清潔,只因為覺得「還不夠好」

*對自己要求極高、對他人也常常感到不耐煩

-

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「太要求完美」、「太害怕出錯」,甚至因此影響到日常生活,這些有可能與"強迫型人格(OCPD)"有關。

-

強迫型人格不是強迫症(OCD),雖然名字相近,但本質不同。強迫型人格是一種人格特質,特別重視秩序、控制、規則、道德與效率,有時過度到影響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。

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做事總是一定要照這樣來,當事情無法如預期時,會感到極大壓力。

-

但別氣餒,你不是壞,也不是怪,只是辛苦了。

-

放下控制感、允許「不完美」發生,是需要練習的。

你可以試著:

1.每天留一點彈性空間給自己

2.和信任的朋友聊聊內心感受

3.必要時尋求心理師協助,學習和壓力共處

-

請記得:完美不是目標,「自在」才是。

-

了解更多:
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
-
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

詐騙防治-防人之心不可無

▊詐騙防治

他剛被「主管」騙錢,結果發現LINE帳號被盜;有人被「網友」關心了一個月,結果對方開始借錢;還有自稱「銀行客服」的打來說你帳號異常,問你一堆個資——這些都不是偶然,是套路。
-
現在的詐騙,越來越會演戲。他們用的不是槍,而是「信任」和「感情」。像是感情詐騙,對方會花時間培養感覺,等你卸下心防才開口借錢、投資,甚至假裝生病、要來台灣看你。也有人偽裝成朋友、主管或老師,語氣熟悉又自然,傳訊息來說「可以幫我轉個帳嗎?」
-
近來更出現結合AI與語音變聲技術的詐騙,詐騙集團會偽裝成你的親人或主管,語音一模一樣,請你「緊急匯款」處理公事或幫忙家人渡過難關;還有利用虛假APP收集個資,或是偽裝成政府補助網站,讓你主動輸入身分與銀行資料。
-
他們不急,你卻急。這就是他們最厲害的地方。
遇到詐騙時我們可以怎麼做?
-
不要急:詐騙話術常伴隨緊急感,讓你沒時間思考。
多方查:遇到可疑訊息,先與當事人本尊通話確認,或撥165反詐騙專線。
不輕信:任何要求匯款、提供個資的行為,都要保持懷疑。
請記得:遇到疑問,打165反詐騙專線,真的很好用!
-
了解更多: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-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



 

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

魷魚遊戲-資本社會的縮影

《魷魚遊戲》這部韓國原創影集在最終季播出後,再次引爆話題。但比起劇情的翻轉,更讓人坐立難安的,是它和現實社會的驚人相似。

-

參與遊戲的人,幾乎都是在體制中落敗、債務纏身、無力翻身的「失敗者」。他們不是壞人,只是沒資源。
他們為了幾億韓元彼此廝殺,但我們也在現實裡,為了有限的機會拼得精疲力盡。

-

資本主義要你相信「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」,但《魷魚遊戲》告訴我們:這場遊戲從一開始就不公平。
有人一出生就在觀眾席,有人則連入場券都沒有。

-

我們或許沒穿綠衣,也沒被關進神秘島嶼,但每天為了工作、錢、關係、社會地位焦頭爛額的我們,也早已身在局中。

-

💬 你也曾懷疑過「努力」真的有用嗎?歡迎留言分享。

-

了解更多:

https://www.taischool.com

-

#投資理財 #企業管理 #品味生活

#線上課程 #線下課程 #企業內訓

#翔泰學校 #taischool